新華社瞭望智庫“非常時期的金融責任與擔當”閉門研討會于9月4日在北京召開。國家、省市級國資金控機構負責人及其他相關負責人共濟一堂,探討金控機構數字化轉型、服務實體的痛點與對策。宜昌國投集團黨委副書記、總經理劉忠誠參會。
國資金控機構是金融資源調配、金融政策傳導的重要一環。當前,國資金控機構紛紛聚焦如何提升戰略管理和數字治理能力,從而進一步為實體經濟注入“強心劑”。劉忠誠指出,中西部地區金融科技理念傳導相對緩慢,致使金融機構、產業機構在推進金融數字化方面的主動性不強。對此,國投集團專門設立湖北三峽金融科技有限公司,打造宜昌網上金融服務大廳,重點發展銀企融資對接、政策類經營貸、供應鏈金融、數智產融、大數據風控、財稅服務等在線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業務板塊,將政務數據、企業經營數據等轉化為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。
“企業推出的系列舉措已獲得一定成效?!?/span>劉忠誠介紹到,截至目前,網上金融服務大廳累計授信2.33萬戶、93.21億元,放款1.45萬戶、72.47億元;線上產品利率低至4.35%,“線上+線下”相結合產品平均利率6%-9%;線上銀企融資對接平臺平均獲貸周期10.92天。2019年4月,網上金融服務大廳進入全國信用APP“十強”,榮獲“優秀創新項目”稱號;2019年9月,入選全國百佳信用典型案例,獲評“信易+”典型案例優秀獎。
談到金控機構的發展趨勢時,劉忠誠表示,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將數據列為要素資源,疫情對數字經濟變革形成強力推動,遠程、線上、無接觸金融服務將成為大數據產業、新基建的重要內容。因此,金控機構要充分喚醒政府及企業海量沉睡數據的潛在價值,在金融業務線上化、獲客場景化、風控智能化等方面力求創新與突破。